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新產業、新業態大量涌現,城市運行系統日益復雜,安全風險不斷增加。各地大量建成投用的大型商業綜合體,在給人民群眾帶來新消費體驗和便利的同時,也給消防安全工作帶來新風險新挑戰。
■ 本報記者 趙 莉
大型商業綜合體正在成為各個城市的地標建筑、窗口名片,重塑城市的商圈格局。
走進位于山西太原長風商務區的萬象城,時裝店鋪、超市、美食廣場、滑冰場、影院一應俱全。這個總建筑面積34萬平方米的大型商業綜合體,2018年投入運營,為城市增添了一抹亮麗色彩。
日前召開的全國大型商業綜合體消防安全管理示范創建工作現場 會透露一組數字:全國現有3萬平方米以上的商業綜合體5736個,其中30萬平方米以上的155個,投用超過10年的1304個,一般日均人流量上萬人次,高峰期可達10萬人次。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的大型商業綜合體,在給人民群眾生活帶來新便利新體驗的同時,也給消防安全工作帶來新風險新挑戰。
從消防救援領域看,大型商業綜合體是可能發生大火巨災的重大 安全風險點,城市火災防控的重中之重。這類場所一旦發生火災,滅火救援難度大,極易造成群死群傷和重大財產損失。
如何防范化解大型商業綜合體消防安全風險,實現“管得好、防得住、滅得了”,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考題擺在面前,檢驗的是城市治理水平,考驗的是政府、部門、企業的責任擔當與能力智慧。
防范化解風險必解之題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新產業、新業態大量涌現,城市運行系統日益復雜,安全風險不斷增加。在建設用地日益稀缺、群眾消費不斷升級等因素疊加的背景下,集購物、住宿、餐飲、娛樂、展覽、交通樞紐等兩種或兩種以上功能于一體的單體建筑和通過地下連片車庫、地下連片商業空間、下沉式廣場、連廊等方式連接的多棟商業建筑組合體遍地開花。
亞洲最大商業綜合體——四川成都新世紀環球中心,建筑面積甚至達到176萬平方米,除購物中心、寫字樓、酒店,這里還有25萬平方米的海洋樂園及博物館等,如同一座“城中之城”。
大型商業綜合體是城市化進程中的產物,其消防安全是城市治理中必須直面的問題。由于建筑體量大、經營業態多、動態風險高、人員疏散難等,大型商業綜合體火災風險高、危害大,一旦發生事故,損失重、傷亡多、影響大。
建筑體量大、結構跨度大。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規模較大,上下連通,空間跨度大且密閉,排煙條件差,發生火災后,火勢蔓延較快,易造成大面積立體燃燒。
經營業態多、動態隱患多。集多種業態于一體的大型商業綜合體,空間復雜多樣,功能分區多、用火用電多,存在商鋪邊裝修邊營業、占用消防通道、遮擋消火栓等隱患。
管理難度大、責任落實難。一些商業綜合體有多個產權單位、物業管理單位和大量使用單位,加上 承包、出租、委托經營,消防安全責任厘清困難,管理不到位,部分消防設施處于“帶病”運行狀態,防火巡查檢查流于形式,隱患不能及時消除。
火勢蔓延快、撲救難度大。大型商業綜合體內部可燃商品多,火災荷載大,裝修裝飾使用可燃易燃材料,起火燃燒時會產生大量有毒氣體。內部結構復雜、外部交通擁堵,導致滅火救援困難。
人員密度大、社會影響大。大型商業綜合體多位于繁華商圈,店鋪林立,促銷活動多,節假日期間人流、物流匯集,發生火災時疏散難度大,群死群傷風險高。
城市火災防控重中之重
2021年4月6日,安徽池州貴池區銅鑼灣商業廣場發生火災,過火面積約400平方米,現場搜尋到6名被 困人員,4人經搶救無效死亡。
2020年9月10日,內蒙古烏海大悅城發生火災,大量人員被困。消防指戰員救援疏散18名被困人員,其中1人經送醫搶救無效死亡。
2018年6月1日,四川達州通川區西外鎮塔沱市場好一新商貿城發生火災事故,過火面積約5.1萬平方米,造成1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9210余萬元......
時有發生的大型商業綜合體火災事故,一次次為人們敲響警鐘,暴露出安全管理混亂、主體責任不落實、風險隱患突出等問題。
大型商業綜合體是城市火災防控的重中之重。保障大型商業綜合 體消防安全是主動防范沖擊安全底線突出風險的重要舉措,也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迫切要求,服務保障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城市安全發展的意見》,在加強城市安全源頭治理方面,提出完善大型綜合體技術標準,提高安全和應急設施的標準要求,增強抵御事故風險、保障安全運行的能力。
國務院安委會連續5年將大型商業綜合體納入對省級政府消防工作考核,作為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的重要內容,提出要嚴格落實大型商業綜合體消防安全管理規則要求,對照標準組織開展達標創建活動,以功能分類分區、以店鋪為單元推行網格化消防管理制度等 要求。
國務院安委辦印發《大型商業綜合體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成立由應急管理部、公安部、住房和 城鄉建設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能源局等相關部門參加的大型商業綜合體專項整治協調小組,指導各地開展大型商業綜合體專項整治工作。
應急管理部始終將大型商業綜合體作為重中之重緊抓不放,要求加強大型商業綜合體火災防控工作,持續部署開展專項整治及“回頭看”行動,并印發指導意見、管理規則。消防救援局組織專家團隊開展檢查,要求重點做好“管、滅、查”三個關鍵環節工作,研究制定《大型商業綜合體火災風險指南(試行)》《大型商業綜合體火災風險檢查指引(試行)》,指 導各地全面加強大型商業綜合體火 災防范。
各地因地施策實踐探索
大型商業綜合體是業態的綜合體,也是監管的綜合體,需要同向發力、綜合施策。各地結合實際,創新方式方法,形成了因地制宜抓示范、齊抓共管促創建的局面。
政府部門落實領導責任,將大型商業綜合體融入城市安全風險防控,明確有關監管部門和行業部門職責。上海市政府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安全風險防控的意見》針對綜合體提出系統治理目標要求,市安委會制定專項治理方案,市委督查室將商業綜合體消防安全納入重點督導,強化屬地政府、監管部門工作職責。江蘇省將大型商業綜合體消防安全整治列為安全生產“開小灶”重要內容,省政府辦公廳清單化明確商務、住建、文旅、電力等部門的職責任務。
有關監管部門和行業部門聯合行動,形成齊抓共管合力。天津市堅持消地同抓,構建群防群治排查整改閉環,用好行業部門合力,通過約談強認識、聯查除隱患、培訓提能力、承諾促自律、懲戒束行為,擰緊責任鏈條。廣西堅持同頻共振、同題共答、同向共進,消防機構將檢查發現的問題抄告發改、商務、住建、市場監管、人民銀行等部門單位,形成信息共享、風險共評、隱患共督的閉環協作機制。
各地精準把脈問診,發揮專家作用,推動排查整改隱患、解決問題。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聚焦首都“四個中心”定位,抽調骨干、聘請專家組建團隊,從管理、建筑、設施、電氣、滅火方面列出64個檢查 要點開展排查,形成體檢報告,為單位自管和部門監管提供依據。云南將大型商業綜合體作為“防巨災、防大火”的靶向單位,做精做實專家團隊示教檢查,總隊投入165萬元,撬動各支隊投入390余萬元,建立48支專家團隊,全過程支撐綜合體治理。
科技賦能作用突出,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被應用到大型商業綜合體火災防控中。山西省政府投入1600多萬元啟動消防物聯網省級平臺建設,將商業綜合體作為首批關聯單位,實施全天候監測。上海市出臺消防設施物聯網系統技術標準,明確大型商業綜合體全面接入市級物聯網平臺,對單位管理能力進行實時評價分析,研發應用消防技術服務管理系統2.0版,建立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從業人員及服務項目“全生命周期”監管模式。四川省在物聯網建設基礎上搭建“一點通”信息平臺,解決關鍵信息掌握不清、情況不明的問題,消防救援機構依托系統后臺,對每日巡查明細、隱患上報數據、項目缺查情況進行整合分析,做到風險早提醒、隱患早干預。
建強救援力量,提升滅火救援響應能力,組織技戰術研究,優化作戰編成。山西省從“滅”的角度守好底線,推動省政府一次性研究建設51個消防站,投入2.64億元加強消防裝備建設,整合國家隊、專職隊和微型消防站,以綜合體為中心、3公里為半徑,構建5分鐘快速 滅火救援圈。遼寧省組建5支463人的大型商業綜合體滅火救援作戰編隊,按照8個模塊靈活編組,并結合火災戰例制定通用規程,為隊伍訓練和實戰提供科學指南。
企業落實責任示范創新
各地持續推進大型商業綜合體消防安全示范創建,及時改進工作、總結經驗、推廣應用。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在消防安全示范創建中,探索打造大型商業綜合體消防安全管理標桿。
以華潤置地公司為例,該公司有在營商業綜合體項目62個,分布在全國39個城市。秉承“主動消防”理念,該公司逐級簽訂責任書,把消防安全管理職責落實到每個經營單位、每名管理人員、每名基層員工,納入年終業績考核,積累了不少大型商業綜合體消防安全管理經驗。如規范租戶消防安全行為,通過消防網格化管理,明確企業與租戶的消防主體責任及執行標準。在排查整治隱患方面,組織開展消防安全自查、消防安全培訓、設施維護保養、電氣線路安全檢查,形成全員參與、上下聯動、閉環管控的長效機制......
該公司以太原萬象城為試點,組建專職團隊,在山西省消防救援總隊、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隊的指導下開展示范創建,聘請第三方專業機構評估效果、改進提升,從消防安全責任落實、日常管理機制、應急處置能力方面持續優化,建立消防安全管理5+2全鏈條責任體系、2+N管理團隊和消防應急處置隊伍。
走進太原萬象城,信息化管理、萬象消防操、電氣安全管理、租戶比武激勵、消防安全體驗等一系列創新舉措讓人眼前一亮。
商鋪存在哪些消防安全風險? 顧客遇到事故如何快速疏散?商戶門前設有包保公示牌,展示風險告知書、消防承諾書、消防疏散圖、店鋪平面圖,入戶玻璃門上貼有消防信息碼,顧客打開手機掃一掃,即可了解相關信息。
18家面積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零售餐飲店鋪被列為日常檢查重點。優衣庫萬象城店消防安全責任人郭婷婷介紹:“商鋪和員工簽訂消防安全責任書,同時接受商場服裝業態管理團隊的監督檢查和幫扶培訓。結合面積達2469平方米、有員工40人的實際,我們劃分出6塊責任田,實行‘誰在崗、誰檢查、誰負責’,防火巡查覆蓋賣場區、試衣間,庫房、安全通道等部位。”
在太原萬象城,各商鋪以責任田的形式,明確區域責任人、檢查內容和頻次,加強自我管理。為鼓勵商戶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太原萬象城設置了消防安全管理商鋪明星墻,每季度開展安全評比,對優秀商戶及員工進行公示獎勵。
“我們在上一次評比中榮獲消防標兵商鋪稱號,得到商場提供的免費廣告位,全員對消防安全工作都挺上心。”郭婷婷說。
讓商戶行動起來,讓員工參與進來,是太原萬象城開展消防安全示范創建的一大特點。為增強培訓的趣味性,提高員工參與消防工作的積極性,太原萬象城編排了消防操,將消防知識和注意事項編成詞句融入其中。“提拔握壓滅火器,一甩兩接消防栓,疏散路線要牢記,引導顧客快撤離......”伴隨輕快的旋律,員工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將消防安全知識牢記于心。
在全國大型商業綜合體消防安全管理示范創建工作現場會上,消防救援局組織與會代表到太原萬象城進行現場觀摩。
強化精準治理持續發力
各地、各部門及企業的積極探索和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做好大型商業綜合體消防安全工作提供了新的解題路徑,積累了值得學習借鑒的經驗做法。
大型商業綜合體消防安全涉及面廣、復雜程度高,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還需在統籌好政府領導責任、部門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的基礎上久久為功、不斷創新,在制度化建設、自主化建設、協同 化建設、智能化建設、專業化建設方面持續發力,進一步強化精準治理、健全防范機制,方能防范化解安全風險,預防和遏制事故發生。
在制度化建設方面,聯合研究推進城市設計管理法規,確定商業綜合體建設約束性指標,加快修訂《大型商業綜合體消防安全管理規則》,推動上升為行業標準。
在自主化建設方面,大型商業綜合體消防安全管理關鍵在自身,核心是團隊,各連鎖集團總部和大型綜合體單位要嚴格履行主體責任,做到管得好、查得精、滅得快。
在協同化建設方面,明確有關監管部門和行業部門職責分工及責任邊界,定期研究會商,及時督辦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用好安委會、消安委等平臺,提升協同監管效能。
在智能化建設方面,強化信息平臺建設和技術應用落地,加強早期火災的可視化監測和電氣火災的智能化處置,推動設施聯通、信息互通、工作聯動,讓消防安全管理更聰明、更精細、更接地氣。
在專業化建設方面,充分發掘專業隊伍優勢,“防”要專業專職,深化專家檢查,培養消防監管中堅力量,“救”要高質高效,確保一旦發生火災,迅速“成建制調派、編隊式集結、社會化聯動”。
(文章來源:應急管理報,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